正在阅读:倾注深情 抗击新冠——记潢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性刚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先锋人物 / 正文

63734374119778011221791662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倾注深情 抗击新冠——记潢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性刚

转载 蔡冯阳2020/02/25 22:51:2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潢川县疾控中心 作者:赵军 8264 阅读 0 评论 4 点赞

1.png

工作中的赵性刚

2.png

工作中的赵性刚

3.png

工作中的赵性刚

4.png

工作中的赵性刚

5.png

工作中的赵性刚

6.jpg

工作中的赵性刚

图片1.png

工作中的赵性刚

图片2.png

工作中的赵性刚

图片3.png

工作中的赵性刚

图片4.png

赵性刚简单的一餐

微信图片_20200221094916.jpg

工作中的赵性刚

微信图片_20200221094926.jpg

工作中的赵性刚

潢川网讯 庚子岁首,肺疫肆虐,一场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抉择摆在医务人员的面前,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一只只医疗队从四面八方向湖北聚集。信阳市潢川县与湖北是近邻,从湖北回乡的群众很多。腊月二十七,信阳市就紧急行动起来,一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正式打响。

为了规范做好实验室检测技术工作,在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业务技术培训会上,他亲自对全县检验人员进行实验室检测技术、样本的采集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培训。

疾病预防控制无疑是战斗的最前线,赵性刚是潢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科科长,从那一天起,他就吃住在一线,承担起了新冠患者样品的采集和运送工作,谁都知道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与传染性,整天与可能含有病毒的样品打交道,无异于冒着生命危险在刀尖上跳舞。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是目前确诊患者的重要手段,县里无法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每天前往县医院隔离病区为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收集血液和呼吸道咽拭子,第一时间将采集的标本安全地送到信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回来后再去定点隔离处为留观患者、密切接触者采集咽拭子,这就是赵性刚每天要干的主要工作。早上七点钟以前,他就得去宁和医院把样本装运在专用的生物安全箱里,送到信阳市疾控中心检测,来回二百公里。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早饭根本没有时间吃。中午赶回来,盒饭已经很凉了,用微波炉热一热,草草地扒几口就匆匆忙忙地赶往采样点,把疾控流调人员上午摸排的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患者的标本采集回来。由于涉及到生物安全,每一次样品采集、交接、运送等一系列工作中,他不得不细心检查每一个环节,就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去照看它。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去卫生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每天衣服、口罩、手套都湿透,可还是不能多喝水,这让同车的同事看着非常难受,他说“这没什么,我只要不喝水、多出汗,这样就不会去卫生间了”。

由于工作特殊,他主动要求与家人进行隔离,睡在办公室里,送样时间紧急,任务繁重饿了只能以泡面充饥,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每天这样的工作和生活他始终坚持着。

随着防控工作的关口前移,样品采集工作量越来越大,很多密接人员分散的十里八乡,必须把他们找到,把这些人员的血液和呼吸道咽拭子标本采集到,赶紧送去检测,只有他们安全了,传播途径才能切断!所以,“时间、时间、时间”争取时间,就是保护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赵性刚这个时候没有想过、他要面对面采集患者咽拭子,面对面采集患者咽拭子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风险很高,采集咽试子等于与患者或被采集者零距离接触,被感染的风险有多大?由于采集样品时间长、工作量大,有时身上的防护服里的衣服被焐出的汗湿透;但是他坚持着,仍然将所需要采集的人员咽拭子标本全部采集到位,去掉防护服,浑身出的汗水的象水洗的一样。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每一次妻子电话询问身体、安全、工作状况,赵性刚在电话中安慰自己的妻子:“老婆,你看到了吗?这么大的疫情,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那得死多少人啊!现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地控制,只有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能有如此力量!有那么多的党员,干部,那么多的医务工作者,那么多的专家教授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才能保百姓一境平安!作为疾控人,为了百姓的健康,我们苦点、累点,我们拼了是值得的!”“我愿与祖国同舟,与人民同济!”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疾控人的心声!


已有0人点赞

20161002142931_78160.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