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万众豫心”潢川心研会志愿者在行动——河南省洪灾后潢川县心研会心理援助纪实
发布“万众豫心”心理援助行动倡议书
线上工作交流
线上工作交流
线上工作交流
线上工作交流
潢川网讯 2021年7月22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与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在河南省洪灾发生后联合发的《“万众豫心”心理援助行动倡议书》后,信阳市法学会社会心理研究服务会会长司凌丽立即传达给潢川法学会社会心理研究服务会(潢川心研会)。潢川心研会立刻向心研会心理工作者们发出倡议,12小时就成立了有18名志愿者组成的“万众豫心”心理援助潢川志愿者队。胡潜会长带领大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工作,彰显了潢川心研会社会心理工作者的大爱之心!
近日,河南大部分出现了暴雨、大暴雨,郑州、新乡、登封、巩义等全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灾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灾区人民及受害家庭心理状态必定受到影响。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与中国灾害防治协会社会心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成立河南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组。为保证心理援助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确定了招募可持续提供心理援助的志愿者有关要求:一具备参加志愿者的身体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心慈善事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为慈善事业做贡献; 二具有下列资质或身份之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高校心理教师、社会工作者或相关心理工作者;三从事心理相关工作三年以上,且目前在从事相关工作;四能利用假期或休息日延续性服务6个月及以上。
7月22日下午潢川心研会接到通知倡议书后,胡潜会长和张红副会长请示潢川县政法委、法学会和教体局领导,获得批示后。立即向潢川心研会会员里发出倡议,截至到7月23日12:00,共收到社会心理志愿者报名达30余人,经过对报名志愿者按照倡议书要求筛选,最终确定18人。志愿者招募后首先进行了团队建设,由胡潜会长担任队长,张红副会长担任副队长,成员有16人。他们主要是教师,还有医务工作者。分别来自潢川三小的张红,潢川逸夫小学的周晶,实验小学的张亚莉,潢川高中的王蕾,潢川一中的胡潜、王春晓、任中娇、叶照平、苗国层、张爱霞,潢川二中的袁鳗莎,潢川三中的刘子宜、陈英,付店中学的唐义平,牛岗中学的王丹,江集中学的胡新林,潢川县人民医院的郑明秀、潢川县医保中心的张正丽。
然后志愿者们一起学习了《“万众豫心”心理援助行动倡议书》。他强调这次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灾群众人数众多,加上自媒体视频的视觉冲击,必然导致大量 受灾群众产生紧张、恐慌、焦虑、失眠及其它应激反应。因此,需要尽快开展心理援助以帮助受灾群众及救援人员尽快恢复安全感、减少恐慌情绪,预防严重心理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帮助受灾地区人民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重建家园。然后又组织学习,进一步增强理论知识与操作过程。
7月22日—25日胡潜与志愿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22日学习了《心理危机及心理干预手册》,王幼惠《河南暴雨心理援助公益直播课——灾情下如何“心理自救”或给亲友提供心理援助》讲座,23日学习了李强的《河南暴雨心理援助公益直播课——面对水灾,该怎样调整心理状态》讲座;24日学习了樊富珉的《心理援助的意义与援助的伦理》讲座,祝卓宏的《洪灾后心理急救与心理援助原则》讲座;25日学习了《极端暴雨下,8个“心理照顾指南”》,学习了葛操教授的《灾后的心理援助与稳定化技术》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志愿者们明确了心理援助的原则与伦理,知晓了灾情下心理援助与心理咨询的区别,初步掌握了一些援助的稳定技术。志愿者纷纷表示端正了思想,明确了认识,树立了信心,懂得了基本技术,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心理援助服务。
潢川心理援助志愿者们坚信对这些灾区群众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的心理服务,一定会紧紧围绕他们提出的这些心理问题重点发力,一定会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创伤,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心,帮助其渡过难关,一起与他们进行灾后重建,继续构建和谐家园,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共同重新走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