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潢川网讯(曾荣)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强,教育才能强。在金桂飘香、朝气盎然的九月,在热烈庆祝第38个教师节之际,在这里展示潢川四小师德先进个人的风采。让我们以优秀教师为榜样,互相学习,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身体力行“德为师之本”,全面展现新时代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
县级模范教师——杨欣
用责任感诠释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用平凡的方式和无声的力量诠释教育的意义,她就是潢川县第四小学的教师杨欣。
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坚守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教风严谨,在教学、教研等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
作为一个老班主任,她润物无声,将班级管理当做一幅工笔画用心描绘,每一笔都重在细微之处。她用自己爱心、耐心和包容心面对每一个学生和家长,一面春风化雨润无声,一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感染学生,所以,她也带出了一届又一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是她一直秉承的理念。她时常提醒自己:一个不读书的老师是不可能教好一群需要大量阅读的孩子。所以,无论工作和生活的负担有多重,她都从未放下书籍,她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同时也不遗余力地给孩子们创设阅读的氛围,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励孩子们课外阅读,每个暑假结束,还会亲自带优秀的阅读者到书店自行挑选,给予赠书。她说:我要为孩子们的将来负责,我不仅仅看他们今天试卷上的成绩,我希望的是我的学生能走得更高,飞得更远!
杨欣老师的教学风格灵活多变,风趣幽默,她用引人入胜的语言、自如生动的教态、热情恳切的鼓励、温柔信任的目光、敏捷缜密的思维和娴熟多样的解题技巧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看吧!那一节节精彩的公开课背后饱含着多少辛勤的付出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多年来,她所担任的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坚守三尺讲台心不悔,醉心教育教学梦在飞。杨欣老师把自己的青春和热爱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尊重和领导同事们的肯定。
县级模范教师——潘义霞
潘义霞,女,汉族,潢川县第四小学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及中队辅导员。从教二十一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能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师德修养,能用爱心、细心加上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她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个教师的职责,她以自己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信任和肯定。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勇于挑重担。在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自己事业的根基。为了做好教师这个神圣的工作,她始终坚持不断的学习,坚持阅读教育教学书籍和刊物。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勤于动脑,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大胆实践,运用新课标及现代新的教学方法,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她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不懂就问。与此同时她还注意收集整理学生对教学问题的反馈意见,尽量满足学生对于教学上提出的各种要求。
师爱是神圣而伟大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她热爱孩子,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一次,她在开学时了解到,班上有个小男孩,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是留守儿童,性格自卑胆小、不合群,在课堂上也无精打采,不注意听课,时常不完成作业。于是,她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课堂上常常鼓励他回答问题;在课下的培优补弱环节中针对性的对他做出指导,摸清孩子基础。此外潘老师时常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表扬鼓励的评语。就这样,慢慢的这个学生变活跃了,成绩也上来了。
只有融入了智慧与大爱的管理才是诗意的教育,而诗意的教育就是用智慧把日常琐事做得精致,用大爱把平凡工作做得伟大。在班级管理中,她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班规,形成互帮互助,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在不断地监督他人和反思自己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她十分关心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疫情之下,她对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情况格外关注,对于一些因病请假的学生都做好详细的记录,利用午饭时间给学生普及一些日常清洁以及营养均衡方面的小知识,使学生能够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今,已是潘义霞老师从教的第二十一个年头了,她在挥洒间得到了许多,她坚信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满园桃李终会香满天下!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愿将自己化为绿叶,用自己的一生在这片热土中闪光。
感动源于平凡,榜样凝聚力量。老师们用无限的忠诚和热爱,投身教育事业,用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在普通而值得尊敬的岗位上耕耘奉献。相信这些先进榜样能继续积极发挥师德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笃行致远,不负芳华,做好学生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