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王丽)绿染诗意,热情似火,炎炎夏日,戏水游泳是同学们常常会选择的活动,戏水虽好玩,游泳虽凉爽,但可别让安全“放假”。 为切实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筑牢防溺水安全防护屏障,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根据教体局《关于六月份组织开展“全市安全日” 应急演练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2023年6月26日上午,潢川三小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全市安全日”防溺水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工作,在防溺水应急演练前召开专题会议,认真部署防溺水演练程序和对学生教育环节。成立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各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学生安全。
自护自救知识宣讲
演练前,德育主任冯睿进行防溺水知识宣讲,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以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同时,向全体师生普及溺亡原因,第一可能是气管内吸入大量的水阻碍呼吸,第二可能是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并呼吁大家“生命高于一切,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模拟间接施救
演练中,几名学生在池塘边玩耍,一名学生不慎掉进水中,其他学生一边向四周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一边在附近寻找救生设施。向溺水者抛出救生圈,后用长杆,齐心协力将落水者拉上岸,落水者成功获救。
重点强调:
(1)学生不能贸然下水施救。
(2)若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刻拨打119或向当地成年人呼救。
(3)发生溺水事故时,在岸边的人不宜直接下水,最好的救援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竿类的东西。没有救助设备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可就地取材,树木、树藤、枝干、木块、矿泉瓶都可利用来救人。
模拟直接施救
演练中,一名学生在池塘边钓鱼时不慎掉进水里,救援人员赶到时发现周边没有救生设施,而且溺水者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救援人员立即入水施救,从背面接近溺水者,双手托其腋下向岸边侧游。岸上人员协助提拉上岸,拖至安全区域,保护头部,脊柱,放置仰卧位。
心肺复苏演示
校医进行判断意识、呼救帮助、矫正体位,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六个方面对溺水者进行了施救。随后讲解心肺复苏要领,并进行演示,随后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带领全体学生郑重宣誓:六个“不”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寄语期望
在最后一个环节里,德育主任冯睿对此次演练活动进行深入的总结,他要求同学们牢记“六不两会”,希望同学们掌握防溺水施救方法,切记不到沟、塘、河、渠、堰、坝、水库边玩耍,珍爱生命,严防溺水。
“事故警钟时时敲,安全之弦紧紧绷”。本次防溺水安全演练讲、演、练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了防溺水的相关知识,认识到了溺水的危害,有效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自救、自护和抢救溺水人员的能力。今后,我校将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加强风险防控,从严从紧、抓实抓细校园安全各项工作,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