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张俊)今年来,潢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信用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直接有效的方式,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力促进经营主体信用建设水平提升,持续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监管方式提效能,事中事后监管显成效。探索智慧市场监管新模式,充分整合优质资源,做好“加强监管的加法”,构建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联合检查、包容审慎监管、触发式监管、跨部门联合奖惩的链条式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全面提升监管效能。
提升监管精准性,先行落实风险分类管理。建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台账,实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按照A类、B类、C类、D类的抽查比例和频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联合教育部门实施重点监管和现场检查的差异化监管措施,抽取检查对象29户。通过对不同信用风险类别的企业合理确定、适当调整抽查比例、频次和检查方式,力求实现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提升监管科学性,全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在不触碰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全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市场监管职责范围内的27种轻微违法行为原则上免予处罚,通过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告诫约谈等措施,促使其依法合规经营,让市场主体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柔性执法的“尺度”与“温度”。
提升监管靶向性,探索建立触发红线监管。有效运用广告监测、网络交易、抽样抽检、“12315”等多种智慧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抽查结果、投诉举报、转办交办等线索,建立触发监管“红线”即启动监管执法机制,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协同性、靶向性。对纳入触发式监管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包容期,在包容期内采取建议、提醒等柔性监管方式,引导和督促经营主体合法经营,预防和避免违法行为发生。
提升监管有效性,强力惩戒违法失信行为。建立由信用监管统筹协调,执法办案、业务主管、法制审核和信息化管理等机构各负其责、协同配合、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全面准确执行列入标准,既做到应列尽列,又保证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