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马莹雪)“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2023年9 月24日是中国传统节气——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寓意秋季中间,昼夜等长。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秋分”节气的习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丰富和拓展孩子们的知识,潢川一小开展“暑退秋澄,金气秋分”秋分节气主题活动。
知秋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古有秋分三候之说:
一侯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侯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侯水始涸:秋天天气比较干燥,降雨量开始减少,水气蒸发也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便经常处于干涸之中。
画秋
秋分至,秋意渐浓,地瓜红、棉花白,瓜果飘香,稻谷归仓。孩子们眼中的秋在哪里呢?瞧,我们潢川一小四年级的队员们用自己的彩笔,手工绘制出了她们眼中的秋天。
感秋
“秋分到,蛋儿俏”每到秋分,民间都有“竖蛋”的传统习俗,用以庆祝秋天的来临,寄予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看,队员们挑选出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孩子们一个个高兴极了。
品秋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自2018年起,每年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瞧,同学们吃秋菜,尝秋果,品尝丰收的喜悦,收获前行的力量。
寻秋
秋分一到,清晨的树叶、草间上都挑着颗颗晶亮的露珠。桂花开了,细碎的金色花瓣,宛若繁星;馥郁的香味在鼻尖舞蹈,在指尖萦绕。天空,温馨恬静;林间,秋虫呢喃;秋风吹过,果实飘香。孩子们快活地奔跑,寻找秋天。
诵秋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秋分——拉开了一年中最美时节的序幕。它是秋高气爽、稻谷飘香,是柿子成熟、石榴饱满;是李白笔下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柳永笔下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亦是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四年级的队员还分享了有关秋分的古诗词,快来看看古人是怎么用优美的诗词描绘这个节气的。
本次秋分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中了解了秋分节气的由来和习俗。这不仅使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更加丰富,同时也让他们感受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