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黄子菊)阳春三月,万象更新,正值生机勃发、希望满溢之际,潢川县仁和亚港小学各学科组分别开展了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携手共进的优质平台。
3月6日,阳光和煦,中心校教研员杨玲玲深入学校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并对教研工作进行悉心指导。夏文启老师率先引领一年级学生走进课文《我多想去看看》。此堂课紧密贴合新课标理念,精心设置学习活动,有效驱动学生持续思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课堂活动设计巧妙,多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犹如阶梯般引领学生不断在学习中收获成果。
紧接着,张有凤老师在二年级课堂讲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密围绕目标有序展开,教学思路清晰,重点难点把握精准,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在张老师的悉心引导下,每位学生都能积极融入课堂,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3月13日,夏文启老师和张有凤老师带来了提升课。相较于达标课,两位老师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解读更为精准,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以课后练习题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文本中的各个教学要素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习惯良好,教师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3月20日,学校举行了信息融合课评比活动,其中语文学科2人参赛,数学学科2人参赛,英语学科1人参赛。郭芷欣老师首先讲授《平均数》。整堂课教师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教学环节设置精巧,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课堂氛围活跃和谐,学生们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节课,董波老师带来《从军行》的信息融合课。本节课在时间分配上体现出高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教师精心规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导入、讲授新知、学生活动、总结反馈等各个部分都能充分展开。第三节课,彭文博老师讲授《赵州桥》,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巧妙,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精准到位。在讲解课程关键知识点时,教师不仅深入剖析理论,还结合大量生活实例,将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效助力学生理解和吸收。紧接着,胡争争老师讲授《Learning better》,整堂课始终渗透德育和人文主义思想。教师英语素养优秀,时时体现英语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理念,牢牢把握英语学习的本质——在运用中学习。最后,朱少华老师讲授《简单的加减法》。本节课教师紧扣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和开展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教学环节清晰,层层递进,教师注重学生参与,通过“开火车”“你说我算”等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3月27日,彭文博老师讲授优质课《赵州桥》。本节课教师紧扣说明文特点,通过图文结合、播放视频资料等方式,生动展现了赵州桥的雄伟与精巧,帮助学生理解其设计特点和历史价值。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如“世界闻名”“创举”),分析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评课环节,各组教师积极发言,对公开课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价,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风采的广阔舞台,也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通过备课、上课、评课等一系列环节,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专业素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下一步,亚港小学的教师们将继续以教研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让教育之花在校园中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