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 潢川县伞陂镇和美社区的油菜花田中,无人机正以“S型”轨迹盘旋扫描,实时回传图像至县公安局集中分析。“这片区域去年发现过野生大麻,今年重点监控。”镇禁毒专干冯煜东紧盯屏幕,半小时便完成数十亩农田的“空中扫毒”。今年以来,全镇以“零种植、零产量”为目标,创新“天眼巡查+网格包保+全民共治”机制,累计铲除毒品原植物137株,重点区域踏查覆盖率达100%,为乡村振兴筑牢“无毒屏障”。
防线一:全域布控,织密立体巡查网。“河沟、废弃院落、蔬菜大棚都是高风险点,必须逐户过筛!”在禁种铲毒部署会上,镇党委书记划定“三类重点区域”。建立“空中无人机巡航、地面网格员排查、群众线索举报”三级巡查体系,投入资金和技术人员配备2台大疆无人机,对林地、废弃厂房等12处隐蔽区域开展“地毯式”扫描,快速识别罂粟、大麻等植物形态,定位误差不超过0.5米。
万大桥村网格员李贵明的巡查包里装着“禁种铲毒三件套”——《踏查记录本》、植物识别手册、取证相机。“这处闲置宅基地去年种过虞美人,今年已纳入重点台账。”翻开他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着每周3次巡查的轨迹。全镇共有网格员46名,一季度累计踏查农田、庭院330余处。
防线二:智慧赋能,构建精准防控链。“老刘家后院菜地疑似有罂粟苗!”4月1日,陈集村村民通过“平安伞陂”工作群上传线索,镇综治中心10分钟内派单至辖区民警,2小时完成处置。伞陂镇高效运用“信阳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融合人卫星地图、群众举报、历史数据三大数据库生成的“风险热力地图”,对近三年涉毒区域实行“红黄蓝”分级管控。
防线三:全民共治,培育源头治理生态。针对老年人易被“土偏方”误导种植罂粟的问题,组织卫生院医生、青年志愿者成立“禁种宣讲团”。在古塘村广场,黄村医拿着药材标本讲解:“咳嗽用枇杷叶,止痛选三七,千万别信罂粟壳能治病!”此类宣讲会已举办11场,发放替代种植指南1200份,从思想根源消除种毒动机。
下一步,伞陂镇计划建设“无毒示范田园综合体”,推广猫爪草、金银花、等替代种植项目,让绿色产业取代“毒花毒草”,全力守护绿水青山间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