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黄雷)为强化校园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师生防震减灾应急响应与协同处置水平,4月28日上午,潢川县黄国路小学严格遵循县教体局“全市安全日”工作部署,组织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以实战化推演检验校园安全治理效能。
演练筹备期间,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召开安全协调会议,结合校园建筑布局与师生分布特点,制定演练方案与应急预案。各班级班主任依托“防震减灾”主题班会,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双轨模式,系统传授“伏地-遮挡-抓牢”避震要领、“弯腰-湿巾-掩口鼻”逃生原则及疏散路线标识识别方法,确保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9点30分,第一次“地震警报”信号骤然响起,授课老师迅速停止授课,指挥学生们捧首、抱头、闭眼,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全力保护头部。当第二次“防震疏散”信号响起,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且有序地撤离教室。仅用时不到三分钟,全体学生就安全撤离到事先指定的操场区域。各班班主任认真清点人数并及时上报,确保无一名学生遗漏,同时积极疏导本班学生情绪,整个疏散过程秩序井然、高效流畅。
学校安全工作负责人张井明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他充分肯定师生“反应迅速、动作规范、协同高效”的演练表现,指出相关短板。同时,也针对演练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呼吁广大师生务必强化安全意识,持续提升地震紧急避险疏散能力。
此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的顺利开展,既是对《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实操性的全面检验,也暴露出校园安全治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下一步,潢川县黄国路小学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启动“校园安全防护体系升级工程”,通过智能安防设备升级、安全教育课程优化、家校联动机制完善等举措,推动校园安全治理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为师生构筑更加坚固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