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在一粒米上做大文章——潢川县传流店乡“五良五品”绘就农业振兴新画卷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潢川要闻 / 正文

63734374119778011221791662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在一粒米上做大文章——潢川县传流店乡“五良五品”绘就农业振兴新画卷

转载 2025/07/03 17:08:4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传流店乡党政办 作者: 1079 阅读 0 评论 28 点赞

本网讯 在大别山北麓,淮河臂弯里,潢川县传流店乡如同一颗隐匿在山水之间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当春风的温柔还未完全褪去,夏日的炽热已悄然撩拨着这片土地,放眼望去,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绝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在这里,勤劳的村民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土特产”打造成大产业的号召,用辛勤的汗水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图片 1.png

“五良”夯基:从田间到产业链的深耕细作

良田:孕育希望的沃土

全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恰似大自然的宠儿。它东挽皖西沃土,西揽豫南平川,南望鄂北峰峦,北接中原厚土,淮河水系宛如一条灵动的绸带蜿蜒环绕,默默地滋养着这片三省交界的神奇之地。

踏入传流店乡,仿佛走进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画。朱陂店村、三星村的稻田里,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奏响丰收的旋律;王营村的千亩甲鱼塘中,鱼儿欢快地穿梭游动,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陈营村的梨园里,花果飘香,令人沉醉。

曾经,这里的田地只是普通的“粮田”,但全乡的人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巧妙地利用本地特色紫云英改良土壤,紫云英的根上有许多微小的颗粒,犹如一个个小型氮肥工厂,能够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在植株体内。当植株翻压还田后,氮素养分便释放到土壤中,逐渐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有机质含量,使土地变得愈发肥沃。

良种:开启丰收的密码

传流店乡深刻认识到良种的重要性,立足“中原粮仓”的丰富资源,在“一粒米”上大做文章。

他们精心挑选“珠两优5298”香稻良种,并将其与紫云英生态种植相结合,随后大力推广,发展订单农业,成功打造出万亩粮源。农民老张对此感受颇深,他擦去额头的汗水,满脸笑容地说:“以前种普通稻,亩产800斤就到顶了,现在春播前先种紫云英打底,亩产超过1200斤,每斤还能多卖2块钱!”

图片 2.png

乡长李美介绍道:“这几年,我们一直在积极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倒伏的优良品种,通过推广‘大别山一号’‘珠两优5298’等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并采用水稻—紫云英轮作制度,实现了绿肥产业与水稻产业的有机融合。”

图片 3.png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卫东站在经坊寺村的紫云英花田里,抓起一把紫云英腐殖土,眼中满是赞赏:“看这蚯蚓数量,土壤有机质三年提升了0.8%,这就是活着的土地体检报告!”他指着连片的紫云英花海说:“种植紫云英等绿肥确实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绿肥产业这条路走对了!”

不仅在水稻种植上重视良种,传流店乡王营村的河南九星丰源水产养殖基地也在进行着“甲鱼良种繁育革命”。基地负责人胡体安回忆创业之初,只有400多平方米温池、6亩多外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良种的追求。经过23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他的甲鱼养殖事业已发展到拥有恒温孵化棚11座、总面积1万平方米,生态外塘面积600多亩,成为潢川甲鱼养殖的龙头企业之一。甲鱼种苗和饲料销售到周边10多个乡镇,年销售鲜活甲鱼50多万公斤。胡体安自豪地说:“我们通过不断繁育优良品种,提升了甲鱼的品质和产量,现在我们的甲鱼种苗和成品都很受欢迎。”

良法:科学种植养殖的智慧结晶

全乡的村民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方法,这些方法犹如一把把金钥匙,开启了丰收的大门。

在水稻种植方面,他们采用“水稻—紫云英稻肥轮作制度”,实现了绿肥产业与水稻产业的双赢。陈营村林果大户王明建就是这种方法的受益者。他在梨园下种植紫云英,原本每年光是除草每亩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现在种植紫云英后,这些紫云英把“杂草”饿死了,而且结出的秋月梨更甜了。他笑着说:“这‘以草治草’的方法真是太妙了!”

在甲鱼养殖基地,自动化的投喂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等也让养殖变得更加科学、高效。胡体安说:“这些设备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甲鱼的养殖质量。以前给甲鱼投喂饲料,需要人工一勺一勺地喂,不仅效率低,还容易造成投喂不均匀。现在有了自动化投喂设备,定时定量投喂,甲鱼吃得更健康,生长速度也更快了。”

图片 4.png

良机:机械化带来的高效变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流店乡也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三星村的稻田里,旋耕机、插秧机等农机设备来回穿梭,它们就像不知疲倦的钢铁卫士,取代了以往繁重的人工劳作。农机手老李感慨道:“现在有了这些先进的农机,干活轻松多了,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以前人工插秧,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也插不了多少地,现在有了插秧机,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大片稻田的插秧工作。”

在甲鱼养殖基地,自动化的投喂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等也让养殖变得更加科学、高效。胡体安说:“这些设备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甲鱼的养殖质量。以前给甲鱼投喂饲料,需要人工一勺一勺地喂,不仅效率低,还容易造成投喂不均匀。现在有了自动化投喂设备,定时定量投喂,甲鱼吃得更健康,生长速度也更快了。”

良制:政策保障下的模式创新

乡党委政府紧跟上级政策导向,积极为农业发展搭建平台。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乡党委牵头成立了甲鱼产业协会和科学种植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提质增效,形成了集种苗繁育、甲鱼养殖、食品加工和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乡党委书记吴宗徽说:“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推动企业和合作社发挥带动作用,让农户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目标。”在这个模式下,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基地作为示范和培训的场所,农户则负责具体的种植和养殖工作。各方分工明确,利益共享,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如今,全乡发展甲鱼养殖规模百亩以上的养殖户有48家,甲鱼产业集群带动183户养殖户,280余脱贫户年均增收7000元,小甲鱼真正成了“共富密码”。

“五品”铸魂:从田间到舌尖的价值升华

品类:精准筛选,打造特色名片

传流店乡在种植品类上精挑细选。他们经过反复筛选,确定将珠两优5298香米作为主导品种,然后进行大规模的良种推广。如今,这种香米的种植在全乡合理布局,订单农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成功打造出万亩粮源。

在水产养殖方面,乡党委立足科技增产增收,诚邀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在传流店乡建立中华鳖产业研究中心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专注于中华鳖种苗保护和种苗研发工作,成功提纯复壮九星黄甲,荣获中州国际渔业博览会金奖,打造出全省唯一的甲鱼良种繁育基地。

品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品质

“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这句古老的谚语在传流店乡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一粒小小的“珠两优5298”香稻,承载着传流店乡的品种革命。在九星丰源水产的温室大棚里,物联网传感器24小时监测水质,确保甲鱼生长在优质的环境中。胡体安拿着检测报告,自信地说:“我们外塘放养要‘过三关’,就是为了孕育出高品质的生态中华鳖。”

而紫云英香米更是在品质上追求极致高端。它以“零农残、富硒含量≥0.15mg/kg”的卓越品质,直供高端商超。

品牌:多维传播,声名远扬四方

传流店乡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于是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品牌传播体系,让全乡的农产品走出深山,走向全国。

线上,他们积极邀请大别山青创中心直播团队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基地。直播团队用镜头记录下紫云英香米从播种到收获、九星黄甲从育苗到成长的全过程,以真实、生动的画面,向消费者展现传流店乡农产品的品质与魅力,直播间里的订单纷至沓来。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形式,传流店乡的农产品搭上了“云快车”,销量一路攀升。

线下,在信阳市紫云英产业发展现场观摩会上,紫云英香米的清香、九星黄甲的鲜美,紫云英蜂蜜的甘甜,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的关注,许多单位也因此前来洽谈合作,传流店乡的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

品味:独具特色,满足多元需求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是九星甲鱼和紫云英香米两大产业良性发展的秘诀。传流店乡携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信阳农林学院,在传统“甲鱼八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发出一系列产品。他们还细化分割甲鱼,满足了食用、养生、医疗等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比如,推出的甲鱼罐头,方便快捷,让忙碌的上班族也能随时品尝到甲鱼的美味;甲鱼滋补汤,成为了注重养生人群的首选。

在传承千年种植紫云英习俗的基础上,传流店乡精耕细作,成就了绿色、生态、有机香米。这种香米品味独特,煮出的米饭香气扑鼻,口感软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品度:标准引领,保障质量安全

产品标准化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传流店乡在这方面全力以赴。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专班,负责指导和督查工作,统一品种、品牌、品质、品味的高标准、严要求。

以龙头企业联户带农的方式,有效把关标准。同时,建立数字化管控体系,让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实现了始末相连、全程溯源。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就能清楚地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检测情况等信息。这一举措让健康、绿色、更高质量的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让传流店乡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当科技重塑千年“马蹄鳖”的基因密码,当紫云英香米带着“零农残”的承诺走进城市的商场,传流店乡这片被大别山滋养的土地,正以“五良”锻造产业链韧性,以“五品”提升价值链高度,在沃野千顷间书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时代答卷。

已有0人点赞

20161002142931_78160.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