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潢川网4月20日讯 “咱们村谁吃了低保、五保,谁是贫困户,上面写的一清二楚,大家伙儿看的明白,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在踅孜镇淮南村菜园组,看着村口悬挂的公示牌,村民们交口称赞。
基层工作最让人犯难的就是低保五保问题,镇村各级干部已经很努力的在做到尽量公平,但依然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与认可,原因何在?一方面,确实还存在着个别干部行使公权力时有“优亲厚友”的倾向;另一方面是在拟定低保五保人员这一类“小微权力”运行中,程序不够公开、不够透明。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组织权力虽然有限,但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像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农村低保五保申请、土地征用款分配等等,样样都是老百姓的大事,这类事情做的好不好,公正不公正关乎民心,更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为此,踅孜镇纪委采取“两手抓”,一手抓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贪占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问题,对胆敢动群众利益的严惩不贷。一手抓“小微权力”公开,会同镇扶贫办、民政所等责任部门将全镇低保户、五保户和贫困户人员名单按村民组划分,定做一百余块公示牌并将公示牌挂到全镇每一个村民组,并接受群众监督、举报,把权力晒在“阳光”下,让个别村干部“优亲厚友”的行为无处遁形,让有些村民心中的疑虑自然消散。
“镇里这样做对我们村干部来说既是监督也是鼓励,公正不公正,透明不透明,大家心里有杆秤,村干部干工作心里也敞亮。”针对踅孜镇的做法,村干部如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