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潢川县拘留所所长姜冰:爱心筑起脱贫路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先锋人物 / 正文

63734374119778011221791662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潢川县拘留所所长姜冰:爱心筑起脱贫路

转载 2018/05/22 08:49:0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潢川县公安局 作者:管理员 12368 阅读 0 评论 79 点赞

潢川县拘留所所长姜冰:爱心筑起脱贫路

潢川县拘留所所长姜冰:爱心筑起脱贫路

潢川县拘留所所长姜冰:爱心筑起脱贫路

姜冰,女,汉族,1972年3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三级警督,1995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潢川县拘留所所长。

在潢川县公安局,一提起姜冰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她原来任职于该局警务督察大队,是一位专管警察的警察;由于工作需要,现在的姜冰已转任拘留所所长,但让她仍放心不下的是她一直帮扶的一家贫苦户。

姜冰结对子帮扶的这位村民叫袁明新,家住潢川县踅孜镇踅孜村一组。袁明新在当地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不善言谈,有点儿木讷,是邻居心目中公认的“实诚人”。平时靠不到一亩地的庄稼,偶尔在当地打打零工,勉勉强强维持着一家三口人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秋季,袁明新的媳妇因患糖尿病并发症住进了医院,并且做了心脏手术,一下子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医疗费,家中生活立即陷入困境。望着丧失劳动力的妻子和还未成年的儿子,袁明新常常哀声叹气,生活一下子失去了信心,邻居们都说这一家子算是没有出路了。

2015年9月,精准扶贫就像一缕春风吹到袁明新的心里,让他感受到了党和政府送来的温暖,尤其是潢川县公安局帮扶责任人姜冰的到来,更是燃起了他脱贫的希望。姜冰第一时间与贫困户袁明新取得联系,经常到他的家中,根据其家庭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实效,有望在2018年实现脱贫。

她,多方奔走为贫苦户寻找脱贫门路

踅孜村一组地靠踅孜镇首集,人多地少,人均不足半亩地,袁明新家单纯靠农业种植很难实现脱贫,家中三个人只有袁明新一个人有劳动力,他还需要在家照顾患病的妻子及年幼的儿子上学,自己又无技术。针对袁明新家的现状,姜冰立即向踅孜村委会反映,寻求支持,在村干部的配合下,一方面动员其亲戚、邻居分担照顾袁明新家庭的部分责任,一方面就近在村建筑队为袁明新找到了一份打零工的活,实现了家庭增收,解决了其家庭的燃眉之急。

她,依托政策为贫苦户办好惠民实事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精准扶贫的工作力度,中央、省、市、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姜冰同志根据袁明新家里的实际情况,先后帮助该户落实了“产业+金融”扶贫政策、教育扶贫政策、医疗扶贫政策、低保政策、危房改造等十余项政策,通过这些惠民政策的实施,从而使该户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

2017年秋季的一天下午,姜冰再次来到袁明新家中走访,抬头望去,袁明新一家仅有的三间主房房顶大梁已经开裂,每逢天阴下雨,屋内都是东漏西淌,随时有塌陷的危险。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姜冰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多次跑村里乡里协调此事,帮助申请危房改造资金一万余元,在翻修改造危房的同时,还专门帮助其建起了水冲式厕所。现在,袁明新一家住上了崭新的房屋,用上了自来水,上厕所再也不用跑的老远,一提到这些,袁明新夫妻俩总是高兴地合不拢嘴!

她,针对实情为贫困户增强致富能力

2017年夏季,袁明新的儿子顺利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面临着是单纯地靠打工赚钱养家糊口还是掌握一门技术提高社会生存能力的问题,学习技术需要一个周期,还需要前期的资金投入,而该户急需增收,现实的困难摆在袁明新及帮扶责任人姜冰的面前,经过充分协商,姜冰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为袁明新的儿子在潢川县南城迎宾路一家理发店找到了一个学徒工的工作,管吃管住,月薪五百元,不但实现该户的稳定增收,而且还帮其找到了一个学习技术的机会。

她,倾注真情把贫苦户当作自己亲人

2016年8月,由于工作需要,姜冰从县局督察大队调至拘留所工作,领导问她是否继续下村帮扶,她语气坚定地回答:“只要贫困户有困难,一日不脱贫,我就会在帮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这就是基层一线帮扶民警的心声,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近三年的扶贫帮扶中,姜冰始终把贫困户当亲人,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先后资助贫困户二千余元,帮助贫困户落实了低保等十余项扶贫政策,有力地保证了脱贫成效,受到了踅孜村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黄公轩)

已有0人点赞

20161002142931_78160.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