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潢川网讯(高俊艺)惊蛰到,万物生。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继“立春、雨水”后的第三个节气。陶潜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惊蛰时节,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故此命名惊蛰。在这样一个春气萌动的节气下,潢川一小的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踏着春的脚步,倾听大地耳语,回味季节交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识惊蛰 了解节气特点
惊蛰是农作的一个重要节气,在古时候提示着农民们耕作规律和时间。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指的是惊蛰之日,桃花是月始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二候仓庚鸣,指的是惊蛰后五日,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鸠,即今之布谷,所谓“鹰化为鸠”,指《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
探惊蛰 寻觅节气律动
春雷阵阵,惊醒了世上万物,田野间杨柳依依吐春芽,水塘中鱼儿接喋成涟漪,树上鸟儿啁啾,林间小兽欢跃,洞中蛇虫游弋......一派生机勃发、欣欣向荣景象。大自然中所有的色彩都在大声呐喊,春天来了!看,同学们正利用周末时间到大自然寻“蜜”春的律动
品惊蛰 感受美好生活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因梨和“离”谐音,吃梨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祈愿,寓意跟害虫分离,也寓意在气候干燥的春季,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
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以梨为主题的爱心厨艺大比拼开始了!香梨拼盘、冰糖炖雪梨、银耳炖雪梨,榨汁吃、蒸着吃、煮着吃……各式与梨有关的美食齐上阵,孩子们不仅以吃梨这种方式感受惊蛰的美食习俗,更可以在亲手为妈妈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去学会表达爱。
画惊蛰 描绘多彩春天
惊蛰至,春雷响,万物醒,桃花红,梨花白,正是九九艳阳天。瞧!队员们通过剪一剪、粘一粘、贴一贴、画一画的方式,用手中的画笔展示着惊蛰时节的美,将自己对惊蛰节气的理解跃然纸上,描绘出最美惊蛰。一朵花、一片叶、一滴雨、一阵风都传递着生命的绚烂。画笔下的惊蛰,让学生们沉醉在浓浓的春韵中。
种惊蛰 体验劳动快乐
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在这个生机盎然的节气里,怎能少了少先队员种植的身影?只见他们拿着水桶,带着小铲,种下一株株小苗。用自己劳动的双手为春天增添一抹新绿!
春雨初惊蛰,万物已复苏。经历蛰伏的生命,总能迎来新的美好。美好的不只是春光,还有求学的岁月和收获,愿所有美好,与春天一起醒来,愿队员们站在新起点,向新征程进发,不负春光,不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