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潢川县双柳树镇村医李宏林:四十年乡村行医路 党员情怀平常心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先锋人物 / 正文

63734374119778011221791662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潢川县双柳树镇村医李宏林:四十年乡村行医路 党员情怀平常心

转载 李斌2018/07/20 09:22:3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潢川网 作者:管理员 10772 阅读 0 评论 44 点赞
李宏林,潢川县双柳树镇曙光村医,自卫反击战复原军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乡村行医43年,乡亲们亲切称之为“李先”。
一、中西结合走乡村,顶风冒雪四十年
1975年,李宏林抗大医校毕业,做了一名赤脚医生。后服兵役,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原后继续从事乡村医疗服务,至今(2018年)已经四十三年。四十多年来,李先一边服务一边学习,努力提高服务能力,秉着预防为主、中西结合、饮食调理、少花钱看好病的原则为乡亲提供基础服务,不知老之已至。
二、再远都不远,再难也不难
乡村行医,先拼脚底板,再拼自行车,后来拼摩托车。难吗?难,计划再周全,也搁不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天下来步行上百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雪雨不停歇。后来有了自行车,田埂山道,一个肩膀挎药箱,一个肩膀扛自行车,一步一步扛过去。难吗?不难,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李先常说,“我是医生,我还是党员,再远也不能说远,再难也不能畏难!”李先行医远处,三十里外,从来也不推脱。
三、为了病人,出发!
乡村医生是没有作息时间的。病人托人来请,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哪怕月黑风高夜,哪怕年饭端上桌;后来有了电话,什么时候电话响,什么时候出发,哪怕月黑风高夜,哪怕年饭端上桌。挣钱吗?多数情况下挣点,但同付出的辛劳相比,同年饭的滋味相比,真的不值。“不值也去!因为我是村医,还是党员,是离病人最近的人!”李先这样说,也这样做。
四、没钱病也治,没钱也农合
乡村医生看病,更难面对的是钱。改革开放前,乡亲们普遍经济困难,看病大多靠赊账。没钱,病还给看吗?肯定看!先记账,以后有了就给,没有那就算了。“什么是医者仁心呢?我想这就是。”李先常说。李先村里有一五保老人,李先给他记账看病都几年了,一次老人说:“宏林哪,我这病,你就别给我看了,我没有钱。”李先说:“没有钱,这病也看,先记账,将来有钱了就给我,没有就算了。真没有,就说明这是我欠你的账,该我还你了。我是医生,还是党员呢!”老五保很激动,连连说“政府还想着俺呢!”现在,在外务工的人很多,新农合交不上来,李先都是全部垫交,收上来就收,收不上来,那就算了,算他交了党费了。
五、戒除烟酒免为难
乡村行医,走千家串万户。乡亲厚道,爱好,总是对医生敬着,总想烟茶招待。开始行医的时候,李先是吸烟的,也是喝酒的,因为职业的原因,李先把酒戒了。一次,去前楼看病,东家找遍了村子也没有找到烟,很难为情。从那以后,李先把烟戒了。李先说:“家有病人,心里已经一团糟了,再因为我东奔西走,我是去看病呢,还是去给人找难堪呢?我不能给病人家庭找麻烦,一根烟事小,找麻烦事大。”李先这一戒,就是四十年。
六、只要乡亲少生病,但愿架上药生尘
有些人或许认为,一个行走乡村的医生,在“利”字面前,会失去医德,失去仁心的,哪怕是党员医生。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李先行医的时候,一般是告诉病人怎样养生,怎样保健,怎样在五谷杂粮中防病治病的。病人少了,医生自然就挣得少了;挣得少了就少了吧。医生要挣钱,这是事实,这是必须;但面对辛劳的乡里乡亲,不能过度医疗,不能藏奸使诈,更不能治疗不病。李先给药的时候,能少给就少给,能不用就不用,总之,能为乡亲省一点是一点。李先说,乡村行医,要始终记着古人的话,宁可架上药生尘,惟愿人间少疾病。
七、还是部队出来的好
李先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行动颇具军人作风;准时,快速。不论什么天,电闪雷鸣还是冰冻三尺,长空白日还是五更半夜,说那时到,基本上就是那时到。一次李先抢救一上吊村民,李先冲进去、拽过椅子跳上去、扛住人、解开绳、人工呼吸,迅速连贯。虽然人没有救回来,但李先让乡亲们看到了军人素质,看到了村医也是牛逼的。乡亲们称赞说,“军队出来的就是不一样,就是好。”

八、党群关系小事看,一问一步都关情

作为党员的李先,在行医的路上,从来都没有忘记他党员的身份。乡村行医路漫长,乡村行医时间紧,多走一家多看一人就可能多一份收入。李先怎么做呢?行医途中,沿路有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的地方,李先都会转一脚,去他们家里看一看,说两句话,问问寒暖。这些看起来很平常,搁不住日积月累;虽然只是些日常问候,却暖了人心。李先说,党员嘛,乡村行医就是自卫反击战的战场,党对群众的关怀,就是靠党员传递到群众身上。小事虽然小,却是党员的关怀;小小的关怀,却是一个村医、一个党员的党心、党性的体现,都是党和群众的血脉相连。

九、人土脸黑情意重,乡亲领导都肯定

乡村行医是很苦的,白脸当不了村医,香水味也当不了村医。人土脸黑情意在,领导、乡亲都肯定。2009年,李先被评为河南省计划免疫先进工作者;2010年,李先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卫生工作者;2013年,李先被评为县先进卫生工作者;2017年,李先被评为镇先进工作者。更为重要的是,外出务工人员临行的时候,总是要和李先见一面,把家里的事托付给他。李先总是承诺:放心吧,有事我给你打电话。这是对一个村医的信任,对一个党员的信任,谁不为之动容?

十、四十年乡村行医路,党员情怀平常心
四十多年来,李先奔走在行医路上,很多方面做得都出色,例如卫生签约、贫困户走访;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重精病定期走访服务;例如“两筛”、“两癌”核查。从一个村医的角度说,李先让我们认识到乡村医疗服务的关键是“活好、人勤腿快、真心”;从一个党员村医的角度讲,李先让我们认识到,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显山不露水地融合进行医之中,是一名党员的基本信念体现。四十年乡村行医路,党员情怀平常心,这就是李先。(李宏胜
已有0人点赞

20161002142931_78160.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