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潢川县伞陂镇:“护路+”模式 守护铁路“大平安”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潢川要闻 / 正文

63734374119778011221791662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潢川县伞陂镇:“护路+”模式 守护铁路“大平安”

转载 李芷萌2025/03/21 15:06:3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伞陂镇党政办 作者: 1022 阅读 0 评论 22 点赞

本网讯 在宁西铁路K832+500米处,潢川县伞陂镇护路队员正通过“信服通”APP上传涵洞积水隐患,事件吹哨至镇综治中心,5小时内完成排水疏通。这是全镇创新铁路护路机制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探索“护路+”多元共治模式,实现涉铁安全事故“零发生”、群众护路参与率提升45%,交出一份铁路动脉“平安答卷”。

护路+联勤联动:拧紧责任链条“安全阀”。“过去巡查靠腿、记录靠笔,现在‘一张图’就能清风险点。”镇护路办甘主任指着治理平台上的《风险热力图》介绍。联合铁路工务段探索“双段长”制,将境内铁路线划分为3“责任田”,整合铁路民警、镇护路办工作人员、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成立“护路”,踏察足迹遍布境内铁路沿线

护路+智慧赋能:筑牢科技防控“铁栅栏”。手机点一点,隐患随时报!在唐庙村铁路沿线,护路网格员老张正通过信服通APP上传护坡开裂照片,系统自动生成坐标定位和处置工单。依托信阳市基层治理平台,建立隐患随手拍后台自动派整改全留痕的数字化闭环,今年已线上处置涉铁隐患31件,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9小时。

护路+民生服务:架起路地和谐“连心桥”。铁路安全不仅靠“硬管控”,更要“暖服务”。将护路工作融入民生工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714涵洞雨天积水问题,积极对接铁路部门申请改造,协调修建便民步道。“以前蹚水过涵洞,现在骑车5分钟就能到田头”村民刘先生点赞的不仅是响应速度,还有为方便出行修建的便道和夜间照明灯。

下一步,伞陂镇将筹备打造“铁路安全文化长廊”,建设集科普教育、趣味体验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并试点“无人机巡检+AI识别智慧护路”模式,让铁路动脉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稳定畅行。

已有0人点赞

20161002142931_78160.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