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 面对“八分林水一分田”的特殊镇情与国土空间格局,潢川县卜塔集镇创新构建三线融合管控模式,探索出一条在生态主导型乡镇精细化守护“饭碗田”、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有效路径,将耕地保护工作推向精细化、智能化、长效化高度。
一是筑牢“责任明晰线”,网格化压实守护使命。层级化分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按照“数、线、图”一致的要求,将全镇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位置精准分解到村、细化到村民组,明确镇、村、组三级干部“田长”责任,实现“每一块田有人管、管得住”;刚性化考核,将耕地保护成效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与严肃问责相结合。对保护不力、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动真碰硬追责,树立“失责必究”鲜明导向;清单化管理,建立耕地保护“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禁止行为,如“非农化”“非粮化”转化和各级巡查、报告、处置职责,确保责任可追溯、任务可量化。
二是织密“科技监管线”,智能化赋能天眼巡查。“空天地”协同监测, 针对林地覆盖广、人工巡查难度大的实际,创新构建“卫片执法定期监测+低空无人机高频次、灵活巡查”的立体监测网络。对全镇49个重点地块,特别是458.69亩永久基本农田和易发区域,实行全覆盖、动态化监管;“零容忍”快速处置,依托科技手段,显著提升对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的发现精度和速度。一旦监测发现疑似问题,立即组织人员现场核查,确属违规的,坚决依法处置。 2025年以来,已依法拆除违规占地建房284平方米,形成了强大震慑,有效维护了耕地保护红线;“一张图”智慧管理,探索建立全镇耕地保护“一张图”台账,集成地块信息、权属、现状等数据,实现耕地资源底数清、状态明、预警早、处置快。目前,全镇核查出50处图斑,已整改完成38处,剩余12处纳入该台账管理,待协调清表后立行立改。
三是聚焦“效能提升线”,系统化夯实保护根基。盘活存量,集约利用。积极落实“盘活闲置宅基地”要求,通过严格执法和合理引导,释放土地潜力。优化镇村规划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引导建设活动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减少对耕地的占用需求;提质增量,强化支撑。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等项目,对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进行提质改造。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等途径,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撑重要农产品供给。依据资源禀赋,合理集中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好条件。深化宣传,凝聚共识。创新采用“村头大喇叭讲政策、田间宣传队送法律、典型案例警示人”等方式,将《土地管理法》和“耕地红线不能破”的理念,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和形式送入千家万户,营造“保护耕地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