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集中展示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成果,10月17日上午,由潢川县教体局主办、潢川二中、河南省张友琴名班主任工作室承办的潢川县首届中小学德育创新案例展示活动在二中西校区报告厅举行。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县教育考试中心主任李豹,普教股股长罗雪莹,潢川二中党支部书记、校长高文术,副校长张思合,以及全县各中小学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德育工作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特邀县域教体系统知名专家担任评委。
活动伊始,高文术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他指出,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塑造心灵、引领成长的根基。本次展示既是对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效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汇聚教育智慧、共谋德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他表示,潢川二中长期深耕德育创新领域,此次能承办活动,与全县教育同仁交流经验、互学互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契机。
李豹在讲话中强调,举办本次德育创新案例展示活动,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县域教育领域走深走实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潢川县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不断深化德育体系改革,在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兼具本土特色与实践成效的德育成果。他希望借助这一平台,深度挖掘并推广一批“实践扎实、逻辑清晰、具备推广价值”的优秀德育案例,同时鼓励参与展示的教师们敞开心扉、真诚分享实践心得,评委们秉持公正严谨的原则开展评审,共同助力潢川德育优秀成果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随后,案例展示环节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分中学组与小学组依次进行,内容涵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大维度。中学组的展示紧扣青春期学生成长特点,体现德育的深度与巧思。例如,有学校深耕“红色研学实践”,串联本地革命历史资源,引导学生在走访纪念馆、重走红色足迹中厚植家国情怀,生动诠释“实践育人”的创新路径;另有学校开发学科德育微课,如在语文课上剖析经典文本的责任担当,在生物课堂融入生态保护理念,展现“课程育人”的融合智慧。
小学组的案例则充分契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以趣味化、生活化的方式实现德育的润物无声。部分小学着力打造“班级文化角”“美德长廊”等校园文化场景,将文明礼貌、团结互助等抽象的道德理念,转化为学生触手可及的日常环境;还有学校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策划开展“亲子志愿服务日”“社区实践小达人”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参与实践,有效深化了“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
在每个案例展示结束后,评委们都会围绕案例的实施细节、成效评估方法以及推广应用价值等核心问题进行精准提问。面对评委的专业质询,展示教师们沉着冷静、思维敏捷,不仅清晰阐述了案例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过程,更对实践中的难点与改进方向进行了深入剖析,其扎实的实践功底与清晰的逻辑表达,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案例展示全部结束后,评委代表周卫对本次活动进行综合点评。她高度评价道,29位教师的案例展示紧紧围绕“六大育人”维度,呈现出诸多亮眼特色,尤其是“以小切口破解德育真问题”“借助AI技术赋能德育管理”等创新做法,充分体现了潢川德育工作先进的理念、多元的方法与显著的成效。同时,她也提出建议,希望未来全县中小学能进一步串联各学校的德育创新点,构建系统化、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带动更多教师参与到德育创新实践中,持续擦亮潢川德育的特色品牌。
经过多轮激烈角逐与评委们的公正评审,活动最终评选出中学组与小学组“优秀案例”各2名,小学组“典型案例”17名、中学组8名。这些获奖案例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潢川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丰硕成果,为全县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与借鉴经验。
此次展示活动,不仅为全县德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交流互鉴、共同成长的专业平台,更成功挖掘出一批扎根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德育实践案例,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潢川经验”。下一步,潢川县教体局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持续推动德育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每一所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潢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