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 2025年11月1日,潢川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涂艾黎带队陪同信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家服务团一行,深入魏岗乡川香家庭农场、家兴家庭农场及河南诺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地,围绕粳稻种植与深加工、农业养殖等领域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对接服务。此次活动是县科协落实“科技强农”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精准技术指导,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动能。
一、科技赋能水稻产业: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升级
在川香家庭农场,专家团队重点考察了粳稻有机种植示范基地。该农场采用“稻鸭共生”生态模式,2000余只“鸭管家”在稻田中除草、驱虫,实现化肥农药“双减”,每亩节约管护成本200元,有机稻米售价达普通大米的3-5倍 。结合潢川县正在推广的水稻增密增穗技术,专家现场指导农户优化种植密度,通过精准水肥管理提升亩产潜力。此外,针对稻米深加工环节,专家建议引入智能分拣设备和真空包装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魏岗乡家兴家庭农场,专家一行查看了粳稻烘干仓储设施,并与农场负责人深入交流。针对当地粳稻产后损耗率较高的问题,专家提出“低温干燥+智能仓储”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温湿度,确保稻谷含水率稳定在安全范围。这一技术预计可将损耗率从8%降至3%,每亩增收超200元。


二、智慧养殖与生态循环: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
在河南诺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家团队聚焦肉牛养殖全产业链。该企业采用“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自有牧草基地实现饲料自给自足,并引入自动分割、排酸处理等先进技术,年出栏肉牛超700头 。专家建议进一步推广智慧养殖系统,通过安装环境监测传感器和智能投喂设备,实现养殖过程数字化管理,预计可提升养殖效率20%以上。同时,针对牛粪资源化利用,专家提出建设沼气发电站,形成“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循环链,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创造额外收益。


三、长效机制构建: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调研中,市农技协专家团队与潢川县科协、企业代表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一是建立常态化技术指导机制,定期组织专家开展田间课堂和线上问诊,及时解决农户技术难题;二是推动院县共建项目落地,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开展粳稻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攻关;三是探索“科普+产业”模式,依托省级科技小院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
潢川县科协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整合科技资源,聚焦农业产业痛点,通过“科技特派团+科技小院+龙头企业”的联动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转化。“我们要让科技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助力潢川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此次专家调研活动是潢川县科协“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系列行动的缩影。今后,潢川县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强化产学研用结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