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素处以默 无尚清凉——漫读熊愚的翰墨人生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先锋人物 / 正文

63734374119778011221791662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素处以默 无尚清凉——漫读熊愚的翰墨人生

转载 李斌2019/03/05 18:05:4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潢川网 作者:李忠梅 10221 阅读 0 评论 76 点赞

微信图片_20190305180036.jpg

作品展示

微信图片_201903051800361.jpg

作品展示

微信图片_201903051800362.jpg

作品展示

微信图片_201903051800363.jpg

作品展示

微信图片_201903051800364.jpg

作品展示

微信图片_201903051800365.jpg

作品展示

微信图片_201903051800366.jpg

作品展示

微信图片_201903051800367.jpg

作品展示

光州街巷多喧闹,愚沐堂内自馨宁。

老砚新茗雅香沁,挥毫泼墨书人生。

潢川古称黄国,是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故里。元代硕儒马祖常有诗句“莫道楚乡风物陋,文章屈宋到于今”吟咏的就是这座豫南小城。潢川城内,有一个闹中取静、静雅生香之处——愚沐堂。在这里,或小踱于室内,观品墙上的名家字画;或闲坐于茶几,轻啜一杯精心泡制的香茗;或旁立于书案,凝神欣赏主人挥毫泼墨,无不是一种难得而又惬意的享受。

愚沐堂主人熊愚,是地道的潢川本土书法家。看到“熊愚”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名人虞愚。“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但凡名字中有“愚”者,皆不愚也,而是充满着一种智慧。不知熊愚的尊亲为何将这个珍贵的“愚”用做了他的名字,反正只要认识了熊愚,就记住了名字,而且这个名字,愈老愈好,因为它涵蕴着中国人的拙朴,“愚”字名头中,让人常常读到的,是老愚。

“但结翰墨缘,终身为书痴”这是熊愚的人生轨迹,亦是他之人生追求。

“不畏浮云遮目,自以清泉濯心。”这是熊愚的人生写照,亦是他之人生信条。

误打误撞入翰海  良师引路育英才

人生很多事,偶然之中,常含机缘。谈起熊愚的学书之路,他常戏称自己这个书法家是打弹弓打出来的。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在课间和同学比赛用弹弓打树上的麻雀,没想到一弹弓出去,麻雀没打到,却把初三的班主任徐永征老师额头上打了一个包!围观同学一哄而散,熊愚自己也吓得不轻。没想到徐老师在问清缘由后不但没有责罚他,上初三时还特意把他要到了自己班里。快到春节的时候,徐老师教他用隶书写春联。正是这启蒙的一写,从此把他引入书法艺术的殿堂,此生与翰墨结下了不解之缘。时至今日,写春联依然是熊愚最热爱的书法创作之一。

初中毕业,熊愚以不错的成绩考上了驻马店的一所中专。求学乃至后来的工作期间,他对书法的喜爱丝毫没有减弱。但也仅限于爱好。2000年,熊愚遇到了学书之路上第一位真正的书法老师——时在信阳师范学院任教的中国书法名家刘宝光老师。为了学习书法,他专门在信阳师院旁边租房子住,按照刘老师的指导,开始从经典古贴入手。至此,他才算真正走上书法学习之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众多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的方法和接触名家的机会也多了起来。通过网络媒介,熊愚认识了第二位书法老师——著名书法家米闹先生。米闹先生是中国首届书法兰亭奖第一名得主,当时被称为“书法状元”,名震书坛。为了得到更多的指点,熊愚专程从潢川赶去焦作,当面向米老师表达了学习的愿望。米老师被他千里求学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亲自教他。在米闹老师的指导下,熊愚的书艺日益精进,成绩喜人。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创作能力,2008年,熊愚参加了中书协举办的书法高级培训班,并在那里结识了现任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平老师。云老师博学多闻,温雅谦逊,讲授书法理论时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从如何临帖、如何出帖、如何从古帖中寻找灵感,如何在现代的流行书风里找到自我等方面给予了他前所未有的醍醐灌顶式的教导。熊愚在学习过程中的如饥似渴与踏实勤奋深深打动了云老师,也因此成为云老师仅有的几位入室弟子之一。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铭师恩。执着前行在书法之路上,熊愚先后在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首届册页展等大型重要展赛中获奖入展30余次,入选第三届中国书法百强榜百强,并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豫南书坛颇有盛名。每有新的进步,取得新的成绩,熊愚总是首先把这些成绩归功于几位恩师的帮助和指点,丝毫不彰扬自己的勤奋与努力。他说:回首来路,师恩如山,但有小成,皆仰吾师。熊愚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生活终究不会差到哪里去。

翰墨桃源把梦追   素处以默妙其微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熊愚是从骨子里就挚爱着书法的,他是一个能够耐得住寂寞的执着追梦人。临池数载,无论大雪封门寒冷刺骨,还是骄阳灸烤酷热难当,他每天都坚持练习书法八小时以上,或临或创,或习或研,从不间断,从不厌烦。他的作品章法独特,字体清雅,线条流畅,洗练的笔触中流露出来的是自然之美,怡人之趣,丝毫没有做作之态。“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熊愚正值壮年,笔墨却相当老到,若非其平时临池学书有衔胆栖冰之刻苦,手摹心追之勤奋,磨穿铁砚之毅力,这样的功力没有二三十年的浸润是难以成功的。

古人言:“笔墨性情,皆以其人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艺术的魅力总是发韧于具有个性的心灵,只有在书法传统解读与艺术书法互为前提的层面上,才能实现书法艺术真正的进深与新变。一个艺术家的表现应该是多面的,一方面是艺术的纯净,一方面是艺术的杂融。熊愚这两个方面都非常突出,他的书法一方面表现了很精纯的精神,其渊源,其神质,其品格,都来自于传统,且皈依于传统,表现于传统甚至超越于传统。另一方面,他的书法是不断地在互相借鉴,互相包容,处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它包容着个性与共性,包容着锋芒的棱角但又渗透着深厚的传统功底。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书法家,熊愚的创作始终有一种传统的观照:既有传统碑学的一脉,又有很多帖学的汲养。

熊愚书法,隶楷行草书皆精。观其隶书,颇有大汉之古韵,其隶书在结体上,大小错落变化丰富,在运笔上汲取了汉简的随势波磔,篆书的刚柔并用,乃至于行草书的点画交错,间或时见章草的波捺灵动。张迁、礼器、华山庙碑等诸多营养的汲取,使其作品中既体现了大汉之风的舒展明朗,又有勇于探索的新气象,这是十分可喜的。

观其楷书,则有魏晋之趣意。其楷书笔笔到位,字字严谨,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师古而不泥古,守道而不拘道,自然而不失平和,古拙而不失雅秀,刘熙载《书概》中说:“书有振、摄二法:索靖之笔短意长,善摄也;陆柬之节节加劲,善振也。”熊愚振、摄二法皆用。浓重的碑学背景,使他楷书朴拙而醇厚,别有一番格调。

诸体之中,熊愚更以行草书见长。当代书风最为流行的就是行草书,因为它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功底,也是在艺术抒情上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个性与内心世界的。行草书是书法艺术之本,写好行草书是多数书法家一生的追求。纵观当下国展与综合性展览,行草书占据了很大的空间。熊愚的行草书,写得相当自然洒脱。 观其行草书,多有二王之遒美健秀,又兼有怀素之奔放连绵,更有魏碑之厚重朴拙潜形其中。其字承传统于字里行间,出新意于法度之外,对浓淡枯湿,粗细藏露,刚柔进退,方圆曲直,疾涩断连等艺术本体处理自如,其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点画疏密相间,结体欹正多变,篇章随势而布,穿插起伏之中,颇得虚实相生之妙,动静结合之宜,收放自如之功,在用墨上润渴恰到好处,涨枯相得益彰,乍看惊喜,品之味浓。细品其作,或临或创,字字有古意,笔笔见师宗,既入古,又有自己独到的笔墨特质。在一个急躁的社会形态里,在艺术混杂的情境之中,熊愚的作品如同一股清流,清蔚而逸宕,自然而洒脱,给人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不畏浮云遮望眼  胸无铅华海岳飞

古往今来,但凡成功的艺术家对自己的创作要求都是相当严格甚至是苛刻的。熊愚亦如此,他对自己的书法创作从来都是精益求精。在他的工作室里,只有他自己认为好的作品才会被挑出来保存,其他大多数习作都进了废纸篓。“我的作品首先要过我自己这一关,不满意的作品绝对不留,更不能随意送人。”熊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即便在生活中,只要面临选择,他也是本着“只留鲜桃一个,不留烂杏一筐”的原则来进行。他的收藏,不分种类,都是优中选优;他的友人,无关贫富,人品必须一流……也正是他的这份坚持,我们所能看到的他的作品,都是让人悦目赏心的精品。

当今艺术界是浮躁的,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书法界的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有许多伪书法家,整天摇旗呐喊,到处招摇,甚至不惜以丑言陋行博取出位,以践踏书法艺术来换取一炮而红。而许多真正有志潜心探索与创作,不善于自我推销的书法艺术探索者却沉在海底,不为人知。内行人都知道,真正的好作品是靠实力说话的,绝非靠炒作与兜售。在追求浮夸与虚荣的艺术大环境下,能够甘心沉在海底的人不多,熊愚算得上是其中的一个。

对于熊愚的这种品性与作风,他的老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楷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驻会副主席、河南省书法院院长云平先生很是赞同,他曾感言:“我与熊愚相识多年,他虽在书法上师从于我,但私下里我们更像朋友。熊愚生性淳朴耿直,谦逊虔诚。在书法之路上,他从不那么急功近利,也不大肆自我宣扬,即便在取得“墨舞中原”全国电视书法大赛行书第一名的好成绩时也没有借此炒作,以博名利和眼球,这是一个有为书家应该具有的操守,也是我欣赏他的原因之一。”

 唐代张怀瓘在《书论》上说:“夫翰墨及文章之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则了然”。熊愚多年沉潜于“写真、写心、写神、写意、写自我”的创作之中,其书法作品,无论是隶书,楷书或是行草书,都完全摒弃了笔墨游戏的弊病和书法竞技的习气,形成了清新俊朗的个人风格。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著名书画评论家吴川淮在广东佛山见到他和他的书法作品后,大为赞赏,并亲自为熊愚作诗勉励:

吾辈从来墨道人,相逢异地倍加亲。

信阳光国有斯道,粤省佛山能立身。

民国遗风笔痕近,中原碑版是全真。

熊愚书法藏新意,沉着纤秾意气淳。

书法号称第四宗教,是无相之画,无韵之诗。司空图《诗品·含蓄》中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是言诗,但于艺术相通之理中,书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于熊愚的书法作品,我总怀着一种敬慕之心去看。在他的笔画里,我看不到一丝浮躁气息,只能将一颗世俗的心沉静下去,随着墨块与墨线的动态摇摆,去感受天界之花曼殊莎华之美。看他捻管落墨的行间布白,似乎在将一个抽象的众生世界,如云烟星月般纷呈于纸上,于瞬息万变之中,又有谁能分清,哪一笔是他人,哪一笔是书者自己呢!

或许,有很多在他身边的人,并不理解他,不理解他眼中的宇宙有何变化,也看不到他心中的春色如何灿烂,只晓得他依旧是他,依旧是那个行走于街巷市井间的凡夫俗子。其实,他的艺术世界是一个无尚清凉的世界。因为他早已将一颗洗尽铅华的心捧着,虔诚顶礼于书法艺术。每次提笔濡墨,他都是在将自己心中的海天山岳尽情飞跃纸上。

云树年年别,交游淡更成。

人间懒和尚,天外瘦书生。

好纸何妨旧,颓毫更有情。

平生任疏略,墨里悟空明。

这是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写潢川画僧懒悟法师的诗句。书画一体,文化人精神相沿,熊愚和他的书法,亦正在提升着潢川的文化。每一个城市,都会有那么几个出自平凡的文化人,以自己的文化成就,宣扬着自己那片地域的文化,因为他们正是那个城市的文化代表。

盛年壮心,春华秋实。熊愚正处在书法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他的翰墨人生仍在继续,他的未来十分可期……

已有0人点赞

20161002142931_78160.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