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潢川县召开项目建设暨征地拆迁动员大会
在息县参观学习
潢川网讯 6月23日下午,潢川县项目建设暨征地拆迁动员大会在县文化会展中心召开。在家的县四大家、开发区处级领导出席会议,各乡镇(场)书记、乡镇长、分管项目建设领导;四个办事处、县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党政班子,各村两委班子、村民组组长及居委会书记、主任;县直各单位、开发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四大家正科级以上干部以及部分重点项目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县委书记赵亮强调,一要认识项目的三大意义。在竞相发展的今天,项目建设事关全局,决定发展,代表形象。对我们贫困地区来讲,发展靠项目的拉动,项目更具有特殊意义,更具特殊作用,必须树牢上大项目的信念,凝聚上大项目的共识,以认识深度来提升行动力度。一是项目是支撑。大项目大发展,好项目好发展,没项目没发展。项目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看外地,发展的竞争就是项目的竞争,凡是发展快、发展好的地区都是在项目上推进快、推进好。上次市委组织我们到黄淮四市考察学习,所到之处都是项目建设的大场面,规模之大、效果之好,前所未有。上午,我们看息县,无论城市建设、工业项目还是城建项目,无论是教育项目、医疗项目,都促进了息县面貌一新、焕然一新。看自身,我县之所以变化小、发展慢,小就小在项目少,慢就慢在项目慢。看发展,潢川中心城市怎么建,高质量发展怎样推,撤县设市怎么成?全靠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全靠一批调结构、促转型的好项目,否则我们就丧失机遇,否则我们就都是空中楼阁、空谈说教。因此,在项目建设上必须一招不让、一刻不停。二是项目是抓手。手中无项目,发展一场空。抓发展不能是空对空导弹,而应该是地对地导弹。工作落细要靠项目。工作千头万绪,必须要抓主、抓重,以关键一招带活全局。抓工作一定要抓项目。经济落地要靠项目。有了项目才有投资,才有产出,才能产生效益。项目是压舱石,是推进器。只有抓牢项目,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事业发展要靠项目。实践证明,哪个地方项目抓的好,人气就旺、活力就强。当下,只有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抓手,才能够抓住发展,才能够抓好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项目,才能够有发展的气场,才能够有潢川形象。三是项目是民生。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抓项目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老百姓的福祉办。这些年,围绕脱贫攻坚,上了一大批教育、医疗、文化、交通、住房、饮水等项目,这就是最大的民生;要看到这些年我们实施的引泼入潢项目,解决了县城4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这就是最大的民生;要看到这些年我们投产了一批工业,从而促进了产业集聚区2000多人就业,这就是最大的民生。所以我们讲民生导向,就是抓民生。这类项目的重要意义就是“三大意义”:支撑、抓手和民生。
二、要面对项目的三个不足。这几年,我们县在项目建设上没少下劲,但项目不实、不好、不快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年我们叫响了拼命上项目的口号,打开了项目的新局面,也增强了发展的新路子。比如,我们在项目上有好的路子。在园区上提出了“三区融合”新思路,在招商上推出了小分队招商、驻地招商的路径,在实施上实践了“一个项目、一个处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新举措。比如,我们在项目上有好的机制。建立了“五大组团”、“六到场”推进机制,都是管用、有效的,也促进了我们项目发展。但是在项目建设上,还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也就是三个不足:一是重招商但服务不足,近来招商很多,但是落地不足三分之一,招商的时候一大桌,服务的时候找不到人,旋转门、玻璃门的比较多,特别是点对点服务不及时、不到位。在服务上,要把企业的事当成我们发展的大事,把项目投资人的事作为我们单位的大事,坚持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办,对企业和重大项目真正实现一对一服务。服务的软环境就是招商的硬环境,要把客商当亲人。二是重签约但落地不足,签约的时候热热闹闹,落地的时候冷冷清清,特别是涉及到土地、审批办证、融资服务、政策兑现,扯皮的事比较多,你埋怨我、我埋怨你,就是不解决问题。有些项目一来一去、改来改去,就是不在落实上下真功夫。解决项目落地不实,要看“五有”:看有没有土地,看有没有投资,看有没有规划,看有没有方案,看有没有市场,要实打实、真对真。三是重部署但轻落不足,在项目上,大家普遍说的多做的少,表态的多落实的少,研究项目参会的多,具体办事协调的少,最终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最终项目的落实靠我们在座的干部,我们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干部的主战场、主舞台,在项目建设和征地拆迁的一线,发现干部、考察干部、锻炼干部,难的不是问题本身,难的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能不能一咬牙一跺脚,能不能下狠功夫!这三大问题,我们都应该认真反思。
三、要撕开项目的三个口子。一是要撕开征地拆迁安置的口子。这是目前制约我们的瓶颈,征地拆迁是关键之举,也是项目落地的基础的基础,必须集中攻坚、率先突破。会上,我们印发了征地拆迁的系统文件,安置统一了,政策统一了,标准统一了。要把安置房的建设作为我们的第一道工序,让群众看到我要去哪里、住哪里,确保安置优先,拿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规划、最好的建设、最好的配套让给安置户。不能搞零打碎敲、修修补补,要坚持兵团作战,先征地拆迁再安置项目,包括产业集聚区 要按照政府的文件规定,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一次征拆,一次到位。兵团作战,集中推进,以拆违开路。在这儿,我想跟大家讲几句话:一是土地的国家属性,农民的土地是承包权、经营权,是国家的;二是村干部和小队干部凡是参与私买私卖的,一律依法依规严办;三是一定要把农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利益,征拆对象的诉求作为最高诉求。二是要撕开投融资的口子。项目慢,慢在我县财力有限,也没有地,怎么办?这就要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有好的机遇就不能犹豫,不然就丧失了机遇。现在可探索两条路径:一条路是要抓好“三块地”,依政策要钱。要用好国家的政策,盘活现有存量,用好增减挂钩指标,用地换钱,征地生钱。另一条路是建好三个平台,向市场融资。要建好发投平台,以资产来换资本,为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支持;要建好担保平台,加强与省担保集团融资合作,实施联保互保,为企业、产业、项目提供担保支撑;要建好城投平台,以物权换资权、以产权换资本,解决好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三是要撕开项目落地的口子。这些年,我们招了不少的商,上了不少项目,但落地达产的不多。盯住影响大、投入大、比较急的项目优化保障,集中突破,实施好ABC三级管理,对A类,是投产建成的项目,实施一级管理,盯实盯牢,达产达效;对B类,是开工建设的项目,实施二级管理,咬实咬牢,强力推进,形成有效实物工作量;对C类,是今年已洽谈签约的项目,实施三级管理,抓紧抓牢,快签约、快落地。在整个项目上,实施五大组团、三级管理,重点突破,整体带动。重点是A类项目,已经到六月了,要把A类项目再排一排,从中挑选一部分大家关注的、对我县影响比较大的,用我们有限精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确保这些项目能够建设。
四、要完善项目的“三大机制”。一是工作推进机制。在工作推进上,所有的县级领导都联系到具体的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处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专班、一抓到底”,一月一联席会、一月一回头看、一月一评比;要项目组团推进,五大项目组团,由四大班子和开发区的主要领导牵头挂帅,高位推进,分轻重缓急地推进;要专班推进,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专门抓、专人抓;要坚持“六到场”的工作机制,联系项目的县处级领导、服务单位、责任单位、法人单位、政法单位、督查部门都到场,现场协调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现场服务建设。二是考核奖惩机制。在项目的考核上,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对照任务表、时间表、责任表,按图抓推进、抓建设;在区域管理上,实施管委会管理机制,商务中心区要筹备管理委员会,开发区要划几个村进去,实行开发区的管理机制;在考核上,严格按照项目的考核办法,坚决兑现,成效好的单位当先进、作标杆,成效差的单位要约谈、通报,有功的人员要提拔、重用。三是强化责任机制。根据县常委会研究的意见,四大家领导要联合起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尤其各项目组团要负总责,指挥长是牵头的“掌门人”,要抓协调、抓调度、抓推进;每个项目的责任领导是“组织者”,要抓具体事具体抓;部门和乡镇办是“建设者”,要抓落实、抓具体,百折不饶、百战不怠,一抓到底、一举建成。
县长兰恩民指出,一、要树立忧患意识,以慢不得的使命感抓经济发展。发展是永恒的主题,项目是经济的载体,是发展的关键,项目是保增长的主力军,是促发展的火车头。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层次,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经济实力,抓项目建设,标准再高都不算高、要求再严都不算严,项目建设是当前全县工作的头版头条、重中之重,必须全力打好打赢,构筑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全县上下一定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抓发展上来,以项目建设为出发点,以征地拆迁为突破口,掀起潢川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
二、要树立担当意识,以坐不住的危机感抓项目建设。 要深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认识,在思想上把项目摆在重要位置,在工作上探索新办法、采取硬措施,在作风上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以上率下,敢打敢拼,始终把项目建设抓得紧之又紧、实之又实,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要树立大局意识,以等不及的紧迫感抓征地拆迁。近年来,我县城市发展步子慢了,城建工程推不动,配套设施跟不上,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造成这一情况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征地拆迁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县里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反复研究、反复论证,几易其稿,到新县、平桥等地学习经验,形成了我县土地房屋征收补偿、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等四个文件。征地拆迁是一项敏感工作,涉及的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的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必须依法依规干好,要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实施阳光操作,全面公开办事程序,杜绝个别人欺上瞒下、从中渔利。
四、要树立责任意识,以拖不起的压力感抓工作落实。项目建设这场硬仗能不能打好,征地拆迁这块硬骨头能不能啃下,干部是决定性因素。项目建设是场硬仗,征地拆迁、项目施工现场就是战场。领导干部不能只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要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大家决不能当裁判员、评论员,而要当运动员、服务员,冲在一线,干在一线,逐个项目研究,逐个问题解决,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确保征地拆迁取得突破,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潢川发展尽心尽力,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上,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旭东通报了我县项目建设和征地拆迁工作典型案例,县发改委、公安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大会发言。
会前,县四大家领导及部分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赴息县参观,全面学习息县的项目建设和征地拆迁经验。